教育无小事,但教育过程中的事都是“小事”。教师应该做好每一件与学生相关的日常小事而完成教育之大事。
——外国语学院 戴忠信老师
初见戴忠信老师
衣着整洁、朴素典雅
从教近40年的师者气息
在简单的着装中息息渲染

戴忠信教授是我校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生导师,开设《英语精读》、《英语学习策略研究》、《博士英语》等课程。一位曾经上过戴忠信老师课的学生是这样评价他:老师的课很有意思,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,而是不断激发起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。他总能把枯燥的课文讲得十分有趣,课堂氛围轻松又愉快。
原来,很多同学在读大学以前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,对于英语学习本身不感兴趣,更谈不上热爱。戴忠信老师为了引导同学们学会欣赏语言之美,在课堂上经常为大家介绍语言本质以及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等,引发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思考。比如当戴忠信老师在讲解一个新单词时,他会把这个词汇的来源、本意和引申义用法,都解释得非常清楚,而且很形象,同学们在听到他的讲解后,哪怕是很生僻的词,都会觉得很容易理解,知道如何使用,并且觉得非常有意思。
回忆起戴忠信老师的课堂,还有几件小事儿让同学们印象很深。
“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和室友大二上学期经常因为贪睡而上课迟到,一开始我们不以为然,认为在大学上课迟到几分钟很正常。而戴忠信老师的课程又刚好都在上午前两节,每次迟到老师总是微笑的看着我们,然后提醒我们说他相信同学们也不想迟到,但还是会每次上课总是晚几分钟进入,这是因为迟到是一个习惯性行为,需要大家慢慢努力改正,他体谅同学们学习辛苦的同时,也告知我们守时的重要性。简单的话语,让我们感受到长辈的关心,也意识到自己迟到的不妥,不仅是对自身的怠慢,更是对老师与课堂的不尊重”,一位今年即将毕业的同学回忆道:“后来我和舍友慢慢从卡点走进教室到每次都提前几分钟到教室,可不论我们提前多长时间,戴忠信老师都已经在教室里,讲桌上放着他的保温杯,他早已插好U盘准备好PPT,微笑着等待我们的到来。”
也许正是老师的以身作则和润物无声的小事,不断影响和改变着这些求学的学子们。“还有一件小事,戴忠信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从来没有要求学生擦过黑板,当有同学主动为老师擦黑板后,老师都会郑重其事的说一句感谢。因为他觉得学生主动擦黑板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,但黑板上的字是老师写的,老师感谢学生也是对学生的尊重。”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对学生说的一句感谢,在戴忠信老师的课堂上几十年来,始终如一,从未遗漏。
从教40年来,戴忠信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小事儿还有很多。“比如老师常关注学生的朋友圈状态,对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与指导与支持。”“老师还会在同学们平时课堂作业写的作文后面认真写评语,言语间透露着对大家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关心。”“在我们大三的时候,戴忠信老师在课下特地为我们介绍了考研英语复习的方法,给我们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宝贵建议。”
一个同学在给戴老师的信中是这样评价的:“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成功的英语学习者,好像在大学开始那一段时间里,我在纠结,彷徨和吃老本中度过的,即使是大二第一学期,我都还是懵懵懂懂的状态。所以我现在心底是一直感激着您的,是在您的课堂上,我有了一定的启发;在您的引导下,我才慢慢开始‘入门’了。以后的学习生涯中,我仍会无比怀念戴老师的课堂,怀念第一堂课上的notion --- mental association --- expression英语学习过程,记得课上拓展的各种成语俗语,还有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’的教学理念。”
戴忠信老师带给大家的不仅给与在英语学习上的帮助,更多的是对整个人生与成长的思考。40年来,戴忠信老师自己也从未停止过思考,他运用哲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语言学等研究成果,潜心研究英语课程与教学论,形成了英语教育教学的“个体经验理论”。这一件件小事,正是戴忠信老师基于“个体经验理论”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,不仅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好评,更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。
我校2011届毕业生冶桂玫同学(现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)、翁秀琴同学(现泉州五中英语教师)、2017届毕业生王佳瑶(现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)等,一直与戴老师保持着联系,师承戴老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,将从戴忠信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,用于在自身的课堂教学中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、教育着和帮助着更多的学生们。
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在同学们心中,戴忠信老师治学严谨,而又平易近人,从教40载的过程中,或许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大事,但这一件件的用心走近学生、关爱学生、教育引导学生的小事儿,已足够让他的学生们铭记一生。